刻葫蘆是蘭州特有的一種工藝品,是葫蘆雕刻中的工藝形式之一。藝人們用精湛的技藝把圖案刻在葫蘆上,別出心裁,別具風格。刻針不帶顏色,凡遠近、明暗、濃淡等效果,都以清晰的單線條體現(xiàn),“不借色彩渲染,其手法有如中國畫的白描,有的還在葫蘆上自刻書法或仿刻歷代名家書法,很有筆墨趣味?;颈憩F(xiàn)手法是刻,內容多描繪山水和歷史故事。其藝術價值并不比木雕和玉雕遜色,堪稱工藝美術寶庫中摧璨奪目的明珠。
蘭州刻葫蘆所用的“葫蘆”是蘭州特產(chǎn)的雞蛋葫蘆,是一種草本植物的果實,質地堅硬,表面光滑,色呈土黃,形狀大小象雞蛋,故稱雞蛋葫蘆。不過一般以圓形的居多,橢圓形的較少。據(jù)原蘭州市文化局干部徐慧夫考察,蘭州刻葫蘆始見于清光緒年間。傳說當時有個姓王的裁縫(有人考察叫王鴻平),經(jīng)常在雞蛋葫蘆上鐫刻花草,供自己欣賞。算是蘭州刻葫蘆的始祖。到民國初年,有幾個別出心裁,在雞蛋葫蘆上刻以刀馬人物與風景名勝,作為兒童玩具售諸市場,這才引起人們的注意。1920年,蘭州有一名秀才叫李文齋,擅長書畫,詩文俱佳,但生性孤傲,不事權貴,家境非常貧寒。為了糊口,李文齋以雕刻葫蘆為生。及至張廣建督甘時期(公元1914至1921年),一來由于張廣建的提倡,二來由于藝人李文齋創(chuàng)造性的勞動,刻葫蘆一舉由民間躍入上層社會,成為官僚士紳互相饋贈的藝術珍品。李文齋的葫蘆作品被譽為全國工藝品中的“絕技”,馳名中外。
刻葫蘆藝人多在府城隍廟兩廊設攤雕刻,歷盡坎坷。四十年代又有兩位針劃葫蘆藝人,馬耀良(回族)和阮光宇崛起,他們均有深厚扎實的書畫功底,人物、山水、花鳥、魚獸無一不能,在繼承傳統(tǒng)的針劃技藝的基礎上,有所創(chuàng)新,形式上有四圈子、扇面子等格局,使蘭州針劃葫蘆工藝進一步完美。阮光宇、王德山、王云山等老藝人的技藝精湛,雕刻出了許多精致的工藝葫蘆,行銷國內外。上世紀80年代,阮光宇之子阮文輝繼承父業(yè)、博采眾長,博采眾長又有創(chuàng)新。在雕刻上獨具匠心,針、刀并用,以刻、鏟、刮、磨等多種方法,將中國畫的勾勒、渲染、皴擦等手法用在刻畫葫蘆上,仿制出歷代名家潑墨寫意山水以及徐悲鴻、齊白石的畫風筆意,使雕刻葫蘆工藝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。阮文輝的《東坡赤壁夜游圖》,刻在一枚直徑2厘米的橢圓形葫蘆上。圖中有一葉扁舟,舟中6人,無不神情生動;舟外遠山近樹,疏密有致。同時,還刻有537字的《前赤壁賦》,字跡娟秀工整,令人稱道。這件作品和阮文輝的《兒童游戲圖》、《唐詩204首》、《敦煌飛天》等4套6件微雕葫蘆作品,被中國藝術博物館永久收藏,他也被稱為工藝美術大師。
雕刻葫蘆的技法分為兩種。一種是用大、中、小三種特制的鋼針,在葫蘆表皮上,以纖細的線條陰刻出所要描繪的山水、花卉和人物,然后涂上松墨,使線條變得很明顯。行家把這種技法稱為“描寫”。另一種技法是用刻刀將葫蘆的殼鏤空,以粗獷的空隙線條勾勒出要描繪的山水、花卉和人物。行家把這種技法稱為“雕刻”。畫面刻好后,再在葫蘆上下飾以環(huán)形卐字圖案,最后配上化學或銀質的底座,作品便告完成。
|